第二集(1 / 1)

第二集

这一年从卖清凉油到肥皂、卫生球,从乡村去青岛由于不了解自身有过敏性身体注射后高烧不退,患病十余天导致大失败,而后的经历是自己对市场经济缺乏了解,不了解所经营商品的季节性,归根之源是由自己盲目行为决定导致失败的,失败原因不与人交流,不与人了解市场商贩经销物品的时机及季节性,是幼年习性养成不与人交流,自己的任性,由于欠缺语言交流,没有人指点自己也不主动接近成年人了解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季节性,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城市郊外和县城的区别。当时的县城都是半城镇半农业城市,县城没有像样或有规模的工业,所谓工厂,只是小手工业家庭作坊,没有大型商坊,与农村集贸市场没有区别,也没有像样的饭店,充其量也不如现在的小饭店,大部分城镇人有土地,以农业为主或小商小贩,包括青岛市,烟台也没有什么大酒店,那年代官员没人吃饭店,即便有客人也是回家招待。

最大的缺点自我悲观和碍于面子不敢面对现实接受别人的援助,在患病时频临死亡危机不能向店家说出自己病源求得别人寻医问药,直到九十年代才知道是过敏,治疗简单,但危险性是大的。店主女儿传达其父母意见要援助自己,出于男子汉大丈夫的面子不接受帮助。之后脑海反映过,自己好面子上了黄家人的当,黄家对我母亲加害,对我的残暴黑心自己不应同情于他,那黄老大自己开酱肉店,两斤饼干两瓶汽水他买不起么?绝非如此,这人看出我小孩子天真无邪爱面子的缺憾,孩童可骗,世界上流氓赌棍,无赖都是如此,凭三寸不烂之舌欺骗别人过日子,致使1957年回乡赠给盲人表弟买鞋钱被他花去而表弟却没鞋穿。初出茅庐被其所骗,要知道那二元钱对我有事多么重要。当时的二元钱对我是伤筋动骨,现在两千两万也不至于伤筋动骨致命之苦。人的一生性格决定了自己命运,我这个性格与不爱表达,不善言辞的缺点一生没改,是精神的欠缺,造成婚姻失败的主因,主要原因,直至七十三岁想再婚,别人为自己介绍一位五十几岁老太太,人家说我是典型的抑郁症,其实不然,心中有话说不出,也不想表白自己,更不会恭维,奉承的甜言蜜语,之后到搞对象时也不会花言巧语。回到农村更是如此,由于自己屡屡失败内心总有苦涩感,说不尽苦辣酸甜,别人是无法了解的。有关城市人文风貌,人的性格与爱好,小伙伴们农村生活思想僵化,文化落后,不理解无法与他们交流,现实生活他们的落后是语言交流的障碍。比如说,离火车站只十三里地,他们却没去看过,更不了解火车的威力,对旅行知识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城市人的生活习惯,也就无法谈及文化生活,人与人的关系,更不了解社会的复杂。

说个农村愚蠢笑话,有个十八九岁大姑娘问我“广播喇叭那么小,人是怎么进去的?怎么能唱出歌来,声音那么高?”怎么向她解释呢?你说是电的功率,她又问“电是哪里来的?电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城市有点农村没电?”这样的问号足以证明语言交流的障碍。记得在我七八岁时有很多人,包括二三十岁或四五十岁人问我“你姥姥家穷的吃不上饭,你们家那么富裕你为什么总往你姥姥家跑?挨了那么多打还是往姥姥家跑?”天大的笑话,他们只看穷富,而不了解其中意义,人的真实情感,只认为富有才是感情。这一年我长高了,虽然瘦如麻杆,但有个子高的优势干活不愁,闲不住,总想东山再起不服输的精神。伙伴们闲着晒太阳,我不是闲着可满足的人。每天见爷爷坐在那台几百年传下来的织布机上呱嗒呱嗒的手脚齐忙的动作就想起在青岛看见工厂的洋机器,有时夜晚站在工厂窗外看几个小时,心里想何时为爷爷置一台洋机器,不必在一坐一天手忙脚乱的费力气。他那老花镜总挂在脸上,不到吃饭时间不停下。夜晚掐棉花籽,爹和后娘都参加,奶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离手的那台自制纺车,只要做到炕上就摇动着纺线,老爹编炕席,不怎么上心,听说炕席不值钱了,他不像往年白黑的忙。如今每到夜晚坐在炕边掐着棉籽和爷爷唠着家常,全家人在忙,二叔有病不能干,二婶带孩子晚上很少参加劳动,我在想着自己单独闯出一条路。

姥姥家全村加工刷黍和扫地扫黍,是历史传统,有个村专加工盖帘,有的村专编炕席,原料来自农田高粱杆,有的村转变草鞋,有的村专编条子筐。噢,我为何不加入姥姥村中的行业去呢?回家自制了简单工具,自家有些原料,(高粱穗子打完米的草)也不需另外投资,自家都有,说干就干,如今没人干涉,初始一天能加工一百,后来日加工一百四五十,看到成果自己有了精神,全家也支持,最坚强后盾还是奶奶。忙了几天加工了二百六七十个,只等去县城集市上出售,那天下午捆绑好,准备了扁担,绳子,挑着担子到外公家,等待和大家一起去县城。外公见了高兴的说道“好小子,知道挣钱了,这才是农民置家之道,农民就是靠农业发家,我是没用了,唉,人老了没用了。”外公的伤心感刺疼了我的心,我道“姥爷,这活发不了家,这村中忙了几代仍然受穷,挣几角钱买咸盐点灯油,起不了多大作用,我想通过这刷黍挣钱改变穷日子,发展其他工业,走一条前人没有工业或商业。”外公睁大眼睛道“妄想,你看看全村人干了多少代仍是穷日子。你家条件好,你爹给你出资本,你赔个精光,你就别想怎么发财了,能平安过日子,靠你家那么多地和房产过日子没有问题,别想那么多,农民就是种田过日子,你想的全是歪门邪道。”

次日凌晨鸡没叫,全村人沸腾了,有人喊“赶集了,准备好,大家一起走。”起床烧饭,各家地瓜饼子吃完,货物集中街头浩浩荡荡扁担队和手推车,吵吵喊喊,担子发出吱呀吱呀声上路了。走出十几里前边有人喊“休息了!”在看这些人个个帽子挂满冰霜,好似从雪堆爬出来一般,他们在说说笑笑,我在一旁听着自感可笑。这些农民道“一个挣三厘钱就满足,要想挣四厘那是难有机会的。”我与他们有着不同的看法,青岛商贩压价,农民争相抛售,自己相互压价,自己互相挣商贩,是商贩更加有机可乘,其结果使二道三道贩子有机可乘,农民没挣到钱,中间商大把捞钱。贩子们结成同盟,农民如一盘散沙,自己相互排斥,我认为如果市场农民统一抗价,商贩也可能提高价格,其实农民难以统一思想,一进市场都在抢先抛货,就这样十里路一休息,太阳没露脸到了县城,只见市场上人山人海,刷黍,盖帘,炕席摆满了河套,直至接近中午才卖出去,初步算了成本,每个真的只两厘钱,从加工至上市总共可获利五角有余,见有利益精神劲来了,立刻转回家乡。

自己家的草用完了,只好出外收购,有时一天跑了几个村一斤也没收到,身累,心更累,可怜的农民以劳动力挣点小钱竟是如此之难。暗下决心不能如此待毙,必须另选后路,坚决改变这种状态,我再不能如此生活下去。最后一次,盼买个好价钱过个快乐的春节,同时也可以和小伙伴们畅谈自己在外流浪经历。同时可争取到伙伴们与我达到共同意见出外闯一闯,共同改变农民的落后生产和旧的古老生活模式。这一次加工了三百多件,盼到集日和往日同样挑进县城,到市场发现比往日多了三分之一,包括外乡的农民都集中于这个市场,奇怪的是青岛商贩寥寥无几,他们谁也不收货,直至中午山里客商贩压价收购,最终收购也不过百分之五,我们家乡人没一个卖出的,大家研究决定挑回家待春节再来市场。见农民满脸愁于无奈我想挑回家不知何日再来县城,那时也不一定会顺利出手,卖不出去再挑回家,农民的工不值钱,往返出力还要吃饭吧,我是不想往返挑来挑去,何不挑去青岛市场处理,想到做到,处事必须果断,立即告诉同乡的乡亲,捎个口信告知奶奶我去青岛的信息。

县城离青岛一百里当日即赶至青岛东头,发现以饱和,第二天无奈的情况下只好低价卖出。买卖那里丢了哪里找,于是想到买些糖块回到农村到市集零售,也许可以赚回失去的损失,立即付诸行动,在一个小作坊购了十斤糖果,背上糖果走向东乡集市,当在集市打开包要卖时发现糖果全部融化在一起,上当了,是假货,欲哭无泪,干一行赔一行,老天也在与我作对。当机立断,不能拖延,立刻将糖块低价售出,没有别的出路,手中只有少量资金什么也干不成了,经探听花生在春节前可以挣点钱,当带着花生到了集市发现市场上花生堆积如山,推车,肩挑,人背市场上花生出奇的多,农民一脸愁容,满腹怨气,直到中午有些男女农民背起花生往家走。年关了农民想卖掉农产品置办年货的物品,如今农民卖农产品出现如此困难,农产品不仅价低而市场滞销,农民有多难啊!

腊月二十五日父亲找到我说“赔了就赔了,年关到了,你独自漂泊在外,你可知道奶奶想你夜里睡不着,饭也吃不下,奶奶下令道‘你不回家年也不过了!’”于是立即返回家。回到家奶奶高兴了,自己感觉失落,这一年的经历太多的伤害,吃尽了苦头,虽如此自己可以忍受,只是几次失败感到伤心。回家发现后娘不见踪影,奶奶告诉我,后娘出走延吉娘家,对他的出走我感到轻松,愉快,少了个敌对人员自然高兴,但是,高兴不起来,全家人除爷爷奶奶外,都置了新衣服,唯独没有我的份。又一想只能怨自己经商赔了,这原因也存在,不过未免有些过分吧,我穿的棉裤是三叔从战场抬回来从死人身上拔下来的旧军服,自1947年至1952年,五年了,黄色变成白色,五年过去,期间拆洗过,裤角放长些,如今个子长了,穿在身上与身长不相称了。这个大家族中只差我一条棉裤么?于是自己感觉失落,不平,愤怒,产生了恶念,好,既然如此也就别怪我过分之举,暗下决心,你们怕我走,总想留住我,我决心已定,过完春节我就走,走得远远的,让你们看不见我的影,出外闯荡,不闯好不回家,家对我不再有希望,如果没有奶奶牵挂着我的心,可能早已飞向远方了。

奇怪的是,全村男女老少都对我特赞扬,仰慕之意,有人说“这么大的孩子敢独自出走,能挣饭吃,穿戴时新,真乃不易。”有些人教育儿女之机道“你有能耐你也走,像他(指我)那样,出外自己挣饭吃,洋服胶鞋混个样来,在家吃地瓜没出息人家出外山南海北走,懂的社会如何生存,见了世面长了知识,说话文明有礼节,看看你们,混吃等死,没有爹妈活不了,看看人家,自己洗衣服,总是那么干净,从小没娘有志气。”有些成年人竟当面夸我道“你胆大敢闯,我们家的窝囊废,什么也干不了看你在外混得多好,自己吃穿还挂着家中老人。”后来得知家乡人在火车上与列车长说话,误以为我是铁路员工,回乡大肆宣传,这么一来在村中飞传,弄的青年蠢蠢欲动,有些青年总想靠近我,有的在校生也主动与我联系,风快传遍全村。有谁知道我在外的辛酸,风风雨雨经历的艰辛。

五百户的大村庄,男女青年千余,只有少数大龄青年参军几年在外,那时节多数转业的多。现代人不会知道本村当年参军人员的社会背景,因成分不好参军可改变自家社会地位,有人家境不好身陷病态,参军可以吃上顿饭,国共交战中有人从国民党改编为八路军,四九年青岛解放陆续专业农村,农民思想守旧,回到农村娶妻生子老守田园。全村只有一女青年所谓支边去大西北建设兵团,走后再无音信。(后来得知是去解决老残军人的晚婚)只有我敢违抗家族传统,多部人认为只有叛逆,是唯一途径。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持家守业娶妻生子才为正道。尤其是像我们家大业大,唯有继承产业才是正人君子。有人认为往外跑是不务正业,有些家庭妇女私下议论,说“他家状况百里挑一,他是不守本分才往外跑。”如今后娘出走有人怀疑之多,有人说是和我爷爷奶奶矛盾走的,也有说人家是大地主家庭受不了农村贫苦而走的总之她家庭背景和宋氏家族背景引大家猜疑,农民没有外界信息,只有村中人物是焦点。他与她们对农村干部作风问题没人敢议论,那是官方不敢评论,谁敢得罪“太岁”是农民一大悲哀。

有件伤心而难以忘怀之事铭记在心,我从报纸上见外地农民搞实验田,改造土壤新闻,自己要想闯出一条路,农民几千年没有的路子,向家父提出建议,父亲立刻支持,在村前离村百米好地划出老亩二分,市亩七厘之余作为我的“试验田”我用另外几天时间自己挖了一口井,因为每年雨季地里存水,我挖了一条小小排水渠,准备从十里外河床下挖沙子用手推往家推,改造黑粘土地,正在我干得起劲时,农民们议论纷纷,说我异想天开“胡闹”,农田是开天辟地定义,想与天争高低是梦,并说是父亲纵容惯我的毛病,出走也有此因素。如今后娘的出走大家的猜疑之多,其实这个计谋父亲没对我说明。除夕夜晚吃完年饭,子时之后,二叔二婶去了南院,父亲惯例坐在炕边那木凳听爷爷奶奶训导,这是从我记事起永不改变的规矩。父亲道“你进这屋,今天有话和你说。”进屋坐在奶奶身边,父亲的态度严肃,他对我一向是严肃的,爷爷一声不响的抽着老旱烟,看出奶奶好似满脸的愁容,我以为又要训斥我,低头不语,等待父亲训斥。爹道“你有什么打算?说来我听听。”怪,从来没有公开征求我意见,就如爷爷对他,老辈人的话是命令,晚辈只有听命令,不可有不字。今日是过年,爹讲话到民主了,既然让我表态,我也就实话实讲了。我道“虽然几次失败,但我还是要走的,农村在不适宜我的生活,我不相信找不到另一条生的道路,”爹没生气,反倒笑了,爹道“好,咱俩都走,你二叔病好了,咱家地和你二祖父,你三奶奶家田地,二叔和你四叔俩共种,他俩可以干过来,咱俩去东北,你干爹已邮来路费,谁也别告诉,村里开会不许人口流动,出外一律不给户口。”高兴极了,东北是我向往日久之地。延吉是日本统治下下岗岛省省会,早传那里有矿山,有大学,有工厂,有山村,物产丰富,边陲小城图们,朝鲜战争爆发,志愿军出征,自己向往日久,同时可看看朝鲜人什么样生活方式,这个春节过的高兴,爹道“过了年给你钱,买布,你自己找人给你做衣服,你安排你自己的事,在家多陪你爷爷奶奶几天,不要乱跑。”

买了布需找人为我做衣服,犯了难,大姑的侄女不会做新式衣服,全村女人没人做过,后来有人说,本校老女生会做,与人素来无交。那女生非常傲气,反复想过后硬着头皮去找她,没想到她慷慨答应,正是由她传出消息,全村人传开我要出关的消息,小伙伴纷纷找上门询问虚假,小伙伴们难以分割,只好答应以后只能通信联系,小伙伴们都期望外出闯荡。很快衣服做成了,只等走的时机。去看过姥姥,二舅的坟墓,向娘的坟墓告别,许愿定为母亲修墓立碑。虽是古历的二月二日,家乡的气候中午只穿一件衬衣就可以,因此准备绒衣绒裤出发。次日凌晨二时左右父子二人背上行装出门,踏着白霜上路,边走边想,我们父子远行出关,二叔二婶没说一句话这又能说明什么呢?难道是有意见么?怎么一点人情也没有,父亲一生为这个家付出大量心血,家中经济与生产全由父亲担着,如今我父子远行他们没送行也没一句话。

父子二人急行四五小时,天亮到南泉车站,(即如今改名即墨站)坐在长凳上吃着由家带来的大饼子,旁边人用另一种眼光看着我们,自己想别人好奇说明见我们寒酸,我要努力挣钱不再在长途旅行中吃大饼子,爹道“家乡的大饼子香,到东北再吃不到了。”一天行程到了济南,大饼子在济南没吃完,车到天津再次换车才吃完家乡的大饼子。冰凉的小米饼子大咸菜是那么的香甜,如今是吃不到了。天亮在天津下车要等着晚九点才可乘车,父亲见我呆不住给我五分钱道“你去外面看看吧!”出了站转了好长时间,五分钱没花出去,什么也买不了。在天津乘车第二天午后在老北站下车,看到老北站建筑宏伟便知道名扬四海奉天城乃是大城市就,是军阀张作霖的老巢,日本帝国主义再此发动九一八侵华战争,一生痛恨小日本,更痛恨大连附近的伪军,是日本侵略军扫荡害死我的娘,是血海深仇,如今来到这块战乱之祸发源地,油然而生刻骨仇恨,谁知道没娘孩子的苦难。

走上大街人们见我父子二人背着行李走在人群中是另一种眼光,父亲道“你去打听一下,你舅的住址。”我道“不用问,你就随我走就行了,这条街是二十八纬路,往前走就可找到二十五纬路。”父亲道“还是读书有用。”从老北站经皇寺街至十八经路见北市商店,青年剧场,暗自钦佩这座古城是如此繁华,顺利的找到一百七十号“同顺园”。当晚宾客之多,席间知道后妈本家族弟兄几人就住同一条街,相隔只二十几米,人家是东泰客栈老板,大楼是自己财产。舅家住的是世界旅馆一层,(后改为内蒙古驻沈办事处)只一路之隔,这里住着众多的山东老乡,我也特喜欢这座古城,又是东北文化,工业中心,交通枢纽。晚餐席间舅舅道“我是其亲外甥,出外闯不如在此处跟我干,我用别人也付工资,自己的亲外甥和我是一条心总比用别人好,在这里好好干,每月工钱邮给你奶奶。”父亲高兴答应,众亲属都赞成此言有道理,父亲只住了一晚,即奔延吉去了,我满怀希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住下来。

店面不大,灶上三人,后厨还有二人,赵姓人是北市区行业工会主席,本市人,另一个老者也是老东北,负责推磨,每日二百斤米,赵姓人负责摊煎饼,二百斤来为准,灶上三人,从摘菜到炒菜,前厅服务员何原因辞职不详,由我那五十多岁舅母充当堂倌,还有近六十的老许头充当堂倌,(服务员)当时大小饭店是不见的,都是男女青年当堂倌。其饭店早餐四十斤面馒头,十五至二十斤面的大果子,二三百碗大米粥,小菜十斤油炸小虾,十斤八斤酥鱼(特殊味),五斤或六七斤油炸花生米,白天二百米煎饼,炒素菜或汤类,沾繁华北市场优势,独一无二的山东馆,是山东人的聚集地,他家唯一缺少的服务员,他家早六点开业,工人五点起干活,晚九点或十点停业,只要开门就满员,时间一长一般人干不了。其门点西三四十米是辽宁京剧院,北三十米是云阁电影院和繁华的曲艺厅,摔跤场,北四十多米青年剧场,对过是北市商店属沈阳一流商店,商店和人民剧场一墙之隔,人民剧场东侧即新光电影院,同顺园东走二十余米是鸡鸭市(北市独一无二的菜市场,得天独厚的地理势,又是山东招牌起到作用,当年东北三省多以山东人为主)。他家营业虽好,但多数人不愿在他家干,一方面是他过分自私,吝啬,不愿给工人发工资,总欠工人工资,没有堂倌他收留老者,近六十岁的许姓老人,只供吃饭不付工资。因许姓人没家没住处,有人供吃供住自我满足。

其家环境也容不下工人,工作时间长,又没有工人休息地方,更没有住宿住处,工人干一天活夜晚只能擦干净桌子睡在上面,早晨五点就得起身卷起行李开始干活。当年沈阳城市房屋特别紧张,租一间房二三元钱,可房子难租,公安部门的规章给打工者造成极大难度,没有户口不可久居城市,临时户口要有亲属关系,即便有户口单身不予立户,在原籍有妻老小也不个能为立户或离婚再娶吧。本人深受其害,有谁为之评理?来东北三年因无户口找不到工作,无定居之处,为此四处上访,信写数十件,四处漂泊,受人歧视,情绪低沉,人称“盲流”处处受气,小旅店住了三年,承受巨大经济压力生存危机,住小店三年,每日三角直六角,平均计算三角至五角,三年是多少钱,数字惊人。经过不懈努力一九五六年十二月终于要来户口,公安回答单身不予落户,租了房不能住,退房造成经济损失。户口落于别人家,粮食、布票、副食品人家领自己还欠人家人情,户主拿户口威胁自己还得打人情,没有住处居住小店吃饭问题绝决不了,住小店吃饭店,挣多少都捐给旅馆和饭店了,最难最可怕的到处遭歧视,被人称之“盲流”。

当年闯外老人警示自己不许在东北结婚,自己恪守祖训,只能等待闯出名堂,有了固定职业,定居下来,有了经济基础才可回乡成家,有多少闯外男士误了大好青春,错过了结婚年龄又能怨谁呢?有些黑心老板借机刁难工人,临时聘用工人,用几个月或一个月,不给工资,员工讨要工资无助,没住处没饭吃,等不了只好离开,流落他乡找生路,老板占了便宜还笑员工傻蛋。

最新小说: 霓裳铁衣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公主万福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催昭嫁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我的女友是诡异 三国美色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